作家殷毅:文坛圣手李延国
作者简介:殷毅,江苏盐城人士,1961年生人,当过国际海员、燕舞电子集团秘书,现在盐城市公安局任职。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,先后创作报告文学《海路有痕》、《跃出地平线》、《燕舞交响曲》、《朱成学的三级跳》、《无言的红绿灯》、《把爱心献给人民》等二十余篇,著有长篇纪实文学《魂牵越北那座山》,策划的燕舞收录机电视广告片《一曲歌来一片情》获全国十大经典广告。与他人合作出书《腾飞之路》、《红灯与警笛》等。三十多年来,创作的报告文学、散文、诗歌散见于报刊、杂志。曾担任过《燕舞》月刊副主编、《人车路》杂志编辑部主任。
文坛圣手李延国
作者 殷 毅
(李延国在家乡的昆嵛山。)
近日,拜读了著名作家李延国老师的新作《三千里汉水过襄阳》,感慨万千。
今年已74岁的李延国,不愧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圣手,一根高悬在文学峰巅上的常春藤。
在这篇读了并不轻松的散文中,他以细腻、凝重的笔调,从“一个城市和一个伟人”、“一番伟业和一种节操”和“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”三个纬度写诸葛亮,写出了这位传奇人物的傲骨风范,写出了中华民族的质朴操守,写出了炎黄子民应崇尚的家国情怀。
文章虽不长,但延国老师的视角独到,行文舒缓,就像站在一条静谧的史河边,让人感受到深水下远古的澎湃,喻意深远,耐人寻味。尤感鲜目的是,我国文坛尚未有人把国人崇拜的智圣道德风范系统,生动地发掘出来,他在这方面又首开了先河。因此,他的这篇佳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。其实,这就是这位文坛大家一生孜孜以求,努力追寻的创作思想轨迹。
我知道延国老师的大名,缘于他的报告文学,与他有幸相识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。快三十年了,这位朴实、严谨,和蔼又不失威严的山东大汉的形象,一在留在我的脑海里。
那是在的1988年的初秋,我在盐城市无线电总厂办公室工作,具体负责燕舞牌收录机的宣传策划。
一天下午,一位魁梧大汉出现在厂部办公室的门口,乌黑的平顶短发,白皙的脸膛上透着几丝刚毅,浅蓝色的衬衣,领口扎着一条深蓝丝质领带,一手拎着黑色的旅行包,一手挽件深色夹克衫。
“我叫李延国,请问朱成学厂长在吗?”
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延国?我一个激灵!
我曾经拜读过他的多部报告文学作品,如《中国农民大趋势》、《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》、《在这片国土上》、《虎年通缉令》……先不谈这些作品的立意如何鲜明,文笔如何犀利,创作手法如何奇特,光这些作品的名字就够震撼的了。
几天前,接到《人民日报》文艺部的电话,说军旅作家李延国要来厂采访。虽然早有准备,但是没想到这位如雷贯耳的大作家,这么快就到了。
赶紧引座,泡茶。在等朱成学厂长的档口,我细细打量着这位获得全国第二、三、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的国家一级作家。从外表看,他根本不象我心目中的作家模样,除了皮肤白点,看不出文人的那种清高和酸腐,倒有点象电影《车轮滚滚》中的耿东山大叔:宽厚的身板,一副典型胶东汉子的骨架,更为奇特的是他脖子上系着领带,而脚上却穿着山东农村常见的圆口布鞋。
朱厂长推门进来,一阵寒暄后,向李延国介绍了燕舞厂发展的情况。我捧出一叠早已准备好的材料,那里面有我发表在《解放日报》上的报告文学《跃出地平线》和一篇刚完稿的报告文学《燕舞交响曲》。
李延国翻了翻,说:“我先看,然后列个提纲,再细谈”。他说话很简洁,透着一股子军人的干练。
随后,我和李延国出来,准备带他到厂北侧的燕舞宾馆先住下。走到厂大门前,他突然驻足,转身仰面凝视着综合生产大楼顶端的那座电子钟,似乎在想着什么。我向他介绍了大楼内的配置及功能,他微微点了下头,扭头步出厂门。
在以后的几天里,我陪着延国老师在厂区转悠,采访,吃住在一起,还陪同他到滩涂上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,参观了养鹤英雄徐秀娟烈士生前的工作室。记得他当时这样评价徐秀娟的事迹:“这真像一则动人的神话传说”。
他采访时寡言少语,问话的语言也很简洁。用一支削得很细的铅笔在格子稿纸的背面记录,时儿在密密麻麻的稿纸上打几个特殊的记号。非常严谨、细致。
出于敬佩和好奇,闲暇之时,我也和他聊聊家长里短,讨教报告文学创作的知识。他大多仍以简洁的语言回答我,我只能把几个关键的词头串联,然后再慢慢的悟。
谈得比较开些的,是在他采访结束前的一天晚上,在燕舞宾馆他的房间。
(李延国在中宣部,参加中国作协召开的《根据地》研讨会。《根据地》是他又一部力作。)
一盏幽暗的台灯,两杯咖啡,我和延国老师对灯而坐,墙壁上是他铁塔般的身影。
他取出我写的那两篇报告文学,作了一些点评,又给我讲了当代报告文学的创作技巧,鼓励我要多看、多思考,善于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,要带着责任、带着激情去写。
我突然冒了一句: “我想采访你一下,可以吗?”
他抬头看了我一下,考虑了片刻,笑了:“好啊,我也当回被访者,你问我答,包你满意。”
我印象中,他很少展露笑容,估计他这么爽快答应接受我的采访,应该有刻意考考我的意思。他认我这个学生了!
采访就从他脚上的圆口布鞋开始了。
他告诉我,他是农民的儿子,家乡在山东牟平的沙河崖村。他的童年和少年很清苦,小学刚毕业,父亲就病故了,本来就很清贫的家庭失去了撑门人,他只好泪汪汪地丢下了书包,推起了父亲留下的独轮车。也许是孤独,也许觉得自己已是条汉子了,他紧握车把,迈步在坚实的胶东大地上,唱起了父辈们传下的“趟车谣”……
文学源之于生活。生活在这块朴实土地上的他,天资聪慧,由唱歌到编歌,由编歌到写诗。终于在那么一天——1963年的4月7日,山东《大众日报》发表了他信手写的一首四行小诗。从此,这首小诗把他和文学紧紧地系在了一起。
1964年,部队征兵,接兵的同志把这位已经发表了四十余篇诗歌、散文的青年人带进了济南军区26军,分在军直属炮团。他先在“渡江英雄连”当了两年兵,历任炮手、文书和图书管理员,因文采出众,连出作品,被调到团里当报道员,又下到连队当排长、副指导员,师新闻干事,然后调到济南军区文工团搞创作、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。
他的作品接地气,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。据于天松老政委回忆,当年李延国在济南军区的《前卫报》上发表了作品《特号鞋》,其中“你给大娘把水担,大娘量着你的脚印裁"两句,不胫而走,后来被文工团改编成舞剧,晋京会演获得了好评。
1977年的4月1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李延国创作的第一篇报告文学《唱支歌儿给党听》。这篇反映聋哑人获得新生的作品,文笔细腻,真实感人,社会反响强烈。自此,他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。
(1988年初秋,陪同延国老师在丹顶鹤自然保护区。)
我问他:“许多作家都喜欢写长篇小说,而您为什么选择写报告文学呢?”
他沉思了一下,看着我说: “报告文学着重于对社会的剖析,讴歌真理,反思过去,思考未来,激发人们奋进,小说则重于人本体的思考。在一定程度上,一篇好的报告文学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远远超过了小说。可以这样说,是社会的现实选择了我。”
他略顿了一下,“当然,我已有小说的创作计划,我至少要写出三部弘扬我们民族精神的长篇小说留给后人。现在还不行,国家正处在大变革之中,有许多反映这个时代断面的东西要写。”
“同样作为部队作家,和您同一个创作室的李存葆写了如《高山下的花环》等许多战争题材的作品,而您为什么入笔于军外题材呢?”
延国老师先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我,然后欠了欠魁梧的身躯,双臂交胸,面色凝重地说:“我写的仍然是战争题材呀,只不过是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。这场战争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存亡,国家的兴衰,作为一个军人,我有责任要写!”
他转身,从包中取出了一本厚厚的手稿,说:“这是我刚刚在深圳完成的,是一部反映特区廉政建设方面的电视片《南海的呼吸》的脚本。改革、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好的机遇,但也泛起了一些沉渣,为了这篇稿子,我四次南下,跑遍了广东,形成了20多万字的采访笔录。”
当我问及他的生活和今后打算时,他的心情略显沉重,说:“人生没有单行道,我可以告诉你,因为创作长期在外奔波采访,我的婚姻发生了变故,目前我是孤身一人。这样也好,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,已出了三个报告文学集、四个单行本和四部电影剧本,正处在创作的黄金期,我要抓紧时间多跑跑、多写写。至于我个人的生活问题,暂时无暇考虑,我准备再到胜利油田转转,写一篇反映油田新铁人的群英谱。”
他沉思了片刻,由衷地感叹:“能写出人民欢迎的作品奉献给这个时代,就是我最大的欣慰!”
他是个作家,但首先是一个军人。他以军人的敏锐,作家的执着,扫视着中国改革时代的每个断面,用他的思维,他的笔,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冲锋陷阵。
李延国,是我国最早一批以巨大的热情关注我国社会改革的作家,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和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作家。他有着农民的质朴与执着、军人的豪爽与果断,又有学者的深邃与睿智。他的作品风格恢宏而极富激情,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穿透力,字句间回荡着金属般的铿锵。他尤其擅长驾驭重大题材、宏大场面,并通过生动的细节把握时代的脉动。
当年他写出了牵动万人心的反映权与法之争的报告文学《虎年通缉令》之后,又以恢宏的笔墨,推出了描写部队参加引滦济津工程的《在这片国土上》。相隔不久,他怀着对家乡炽热的情感,挥笔胶东农村,写出了报告文学《中国农民大趋势》。在不断的创作探索中,他又发表了讴歌二汽改革的报告文学《走出神农架》,这部作品获当年“中国潮”报告文学一等奖。
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,是李延国创作的旺盛期,《人民日报》不惜版面,先后推出了他创作的19篇报告文学,这在中国作家中是少有的。
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,选材严谨,出 章必成精品,在思想立意与艺术形式上都力求创新。他当年探索出的全景式,集合式和卡片式等系列作品,开创了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创作模式的先河,影响力极大。他的一些作品还被列入大学的教材。
2006年,应公安部之邀,他担任六集公安文献纪录片《光荣与使命》的总撰稿人 ,获第六届国际选片会金牌、第十届金盾文化工程“金盾影视奖特别奖”。
(李延国漫像。)
说实话,我在燕舞的那几年,曾经见过不少大领导,文化名人如蒋子龙、陆文夫、范小青等也有过接触。能接受我这个无名小辈采访的名人,李延国是第一人。因此,我内心里一直很感激他。
1989年的3月5日,也是我调离燕舞厂的日子,《人民日报》第6版整版发表了延国老师采访燕舞后撰写的报告文学《忽发奇想》。
那天下午,我拿着干部调动介绍信,走出燕舞厂大门时,不知怎么的,也像延国老师那样,回眸燕舞综合生产大楼顶端的那座大钟,可是怎么也没有找出他在《忽发奇想》引子中写的大大的“人”字形。
也许,是我的道行还不够吧!
前不久,延国老师通过微信,给我发来了一些他的近作和几张照片。岁月虽然苍老了他的容颜,但是老师的老骥伏枥之作,依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青春的华彩。 立意深远,文笔精美,如行云流水,娓娓道来,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丰满夺目,给人以震撼,以思考。有时,还会悄悄地赚了读者一把眼泪!
延国老师曾任中国报告文学协会副会长、山东省作协副主任,退休后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宣传教育委员会副主任。他有着广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力量,虽著作等身,蜚声文坛,但从不以高位自居,谦逊重礼,晚年仍伏案不辍,笔耕心田。
与延国老师相识是个缘,这个缘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。
衷心祝愿延国老师老笔续彩,讲述更多、更精采的中国故事!
(2017年9月28日,于寓所楼廊)
(李延国当年发表在《人民日报》上的作品《忽发奇想》。)
(当年发表在《新华日报》上的专访。)
(李延国和他的夫人刘晓春女士。)
(李延国今年74岁生日,在济南蓝海大饭店。)
(作家殷毅作品)
名誉顾问:杨 炼
总 编:木 子(相思枫叶丹)
主 编:王跃强
编 委: 雪 儿 河汉女
总编微信:tiantian19890902
作家名录:文学沙龙作家诗人名录
1、唯一投稿信箱: 241618280@qq.com 作品+简介+照片+微信号,所有投稿均视为“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”(不同意原创授权,请勿投稿)。两周未刊发,可自行处理。谢绝抄袭、一稿多投、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,文责自负,与本平台无关。
2、“赞赏”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(含10元);超过10元,2/3为作者稿费,1/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,无赞赏则无稿费,发表后第四天结算,后续赞赏不再发放,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。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,视为自愿赞助平台。
3、编辑部有文稿编排、版面设计权利,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、不提供制作预览。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,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。
4、以上文图为殷毅原创授权刊发,版权为殷毅所有;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。